猫传腹真的会传染吗?

浏览量

1.猫传染性腹膜炎FIP

猫传腹真的会传染吗? 答案是: Yes!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英文名称为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缩写为FIP,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膜炎、大量腹水积聚或各种脏器出现肉芽肿病变、致死率较高为主要临床特征。1966年Wolfe 和 Griesemer等人利用动物感染实验,证明本病有传染性,命名为 FIP。此后虽然没有分离出病原体,但首先在美国以后又在世界各国蔓延,直至1979年才由多数研究者共同努力,初步证明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冠状病毒FCoV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传染病。

2.猫冠状病毒FCoV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在分类上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它与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同属于猫冠状病毒(FCoV)。FCoV感染在猫群中流行极为普遍。研究表明,在20%~60%的宠物猫中发现有 FCoV抗体,在猫舍中或多猫家庭中的猫 FCoV 抗体高达 100%。

2.1检测FCoV临床意义

目前市场快检试纸检测目标均为FCoV,但无法直接区分FIPV 和 FECV 。因此检测出FCoV并不一定就是猫传腹,还需深入诊断确诊。那是否就没必要检测FCoV了呢?当然不是。FCoV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消化道感染。在多猫的环境中,75%~100%的猫可以排泄病毒. 虽然感染后成年猫可能完全沒有临床症狀,却也可能会致低日龄猫死;更甚可能会发生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性腹膜炎。目前,对 FIP 既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 FCoV 的管理与控制,准确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FCoV有两种生物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尽管 FIPV 的来源和遗传差异显著性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已经明确的确定了毒力与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向性之间的关系。虽然 FIPV和 FECV 都可以引起病毒血症,但是,只有 FIPV 可以在巨噬细胞中复制并引起 FIP。病毒之间复杂的免疫反应、产生抗病毒抗体以及补体可以引起散发性血管炎是FIP的标志。FIPV 的基因型为单股正链不分节段的RNA 病毒,病毒粒子呈螺旋状对称,有囊膜,囊膜表面有花瓣状纤突,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日冕状,如下图。

FECV与FIPV基因同源性极高,但李健等人经过对攻毒猫不同组织脏器的PCR检测,发现2种病毒的带毒情况是不一样的,说明2种病毒在动物体内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嗜性,亲源关系如此相近的2株病毒有如此不同的发展变化,还需要对基因序列的变化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发现基因变化与嗜性的关系。

3.FIP发病率及传播途径

猫传染性腹膜炎发病率较低 , 但亚临床感染很普遍 。在养猫集中地方,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以达90%,而在单个养猫场所也可以高达5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病毒感染阳性者中只有约5%的最后会发生猫传染性腹膜炎。以上血清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感染在猫很普遍, 但仅有少数猫产生传染性腹膜炎的特征性症状,因此隐性感染猫是主要的传染源。在多只饲养的情况下较易发病,任何年龄猫均可发生,6月龄至3岁龄发病率最高。猫传染性腹膜炎感染途径虽不明确,但主要是通过接触病原携带者或发病的猫,或母源传播。大部分猫可能是由口腔和鼻腔途径感染FIPV。

4.猫传腹的致病机制

FIP病变的精确过程不清楚,但是有以下两个主要的假说。1.内源性变异假说:猫感染冠状病毒仅肠道细胞内复制。在某些情况下,猫冠状病毒的某些基因片段出现突变,形成不同的表型,使它有能力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尽管称为内源性理论,没有一致的数据证明存在会出现一致性的变异。但是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即便在实验条件下,高毒力的猫冠状病毒能够持续诱发FIP。第二个假说:任何的猫冠状病毒都可以引发FIP,是否出现FIP与猫的免疫应答机制决定。两个假说的关键病理核心过程都是病毒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如果早期没有将感染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物质的巨噬细胞清除掉,身体将出现致命的变态反应,这就出现了传染性腹膜炎。

5.临床症状

病性的表现取决因素有动物的免疫活性和病毒的种类和数量。猫传染性腹膜炎分为渗出型(湿性)和非渗出型(干性),病猫致死率较高,大多数药物对其没有治疗效果,只可以延长其生命时间。

渗出型可能是由病毒与猫产生的抗体结合后,于体腔浆膜面造成脓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病灶,产生大量的炎性渗出物并聚集于胸腔或腹腔内,于是有了腹水或胸水。对于渗出型检测FCoV, 因抗体和抗原结合,检测腹水及血样易导致假阴性。从患有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胸腔抽出的液体呈典型“黄绿色”,粘稠性很高,易凝固,离心后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含量很高。猫患猫传染性腹膜炎后腹腔内有大量凝冻样腹水,开腹检查肾脏、肠道表面有肉芽肿性病变,含有纤维蛋白覆盖,肝脏表面有小坏死灶。患病动物初期表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体温升高(39.7- 41.4℃)。猫的正常体温在38.7 °C左右但不超39.2 °C。1-6周后患病动物腹部就会膨大、诊断无痛感、呼吸困难,腹水增多可导致病猫死亡。

非渗出型(是由病毒侵袭器官所致)主要有脑水肿、肾脏肉芽肿及肝脏表面有坏死灶,这些病灶可在小血管周围聚集形成脉管炎。病猫除了食欲不好、体温升高等症状外不会出现腹水,主要是病毒侵害猫的中枢神经而使猫致死。病猫表现为运动障碍、失调。眼部受损时,表现为角膜水肿,眼角膜上有沉淀物、视网膜脱落,病情严重甚至会失明。肝脏受损时会出现黄疸,肾脏受损时会出现肿大、功能障碍,触摸时肠系膜淋巴结明显。

6.临床诊断

由于FIP不仅常见并且是致死性的,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长期治疗的方案,一个可信的并且快速诊断方案至关重要。目前针对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诊断没有临床症状病症学或是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法。存在FIP抗体并不能说明患有传染性腹膜炎,同样若是没有FIP抗体,也并不能排除FIP。目前比较权威的FIP诊断还是由组织病理学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内FCoV抗体来决定。

在没有渗出性病变的案例中,而又不能使用非侵袭性的诊断方法诊断FIP尤为困难。当有积液存在时,首先需要检测积液,进行排查,这种方法要比检测血液的指标更具有参考性。在没有渗出性案例中,很多情况都需要了解,包括病史、猫的来源、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改变、抗体滴度都应该考虑在内,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做侵入性的进一步确诊。目前FIP诊断方法主要包括:

1)常规检查(TPR三大指标——体温、心率、呼吸,腹部触诊、胸部叩诊)

2)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查)

3)眼科检查(包括眼前房、视网膜检查)

4)影像学检查(胸腹X线片,腹部及胸部B超检查)

5)积液检测:胸腔液、腹腔液检查及脑脊液检测(细胞学检查、蛋白含量测定、细胞总数测定、李凡他试验)

所有患有积液的猫中,FIP约占到一半。积液的表现形式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腹腔同时积液、心包积液等等。很多人将腹腔内抽出黄色、发粘的液体称为“典型传染性腹膜炎”,但是仅仅检查到这些液体,而没有其它检查或是症状来佐证,则不能够做出诊断。有时患有FIP的猫其积液可能与常见的表现不同,如报道抽出纯乳糜胸液体,后经诊断确诊为FIP。要区分猫渗出性还是漏出性液体,可以使用李凡他试验。

6)测量抗体滴度

血清抗体滴度检测是用途比较广泛的方法。但是非常高比例猫冠状病毒(FCoV)阳性的猫,绝大部分是不会发展为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上没有针对FIP抗体的检测,所有的抗体检测均是针对猫冠状病毒的。这项检测项目实际应用中看来是没有诊断价值。

7)RT-PCR检测:

使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猫冠状病毒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但是还没有一种PCR技术可以准确诊断猫传染性腹膜炎。PCR检查只能够直接检测FCoV基因,尽管他们在检测猫冠状病毒感染时非常敏感,但是这个检测结果需要与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相结合,并不能单纯用来诊断FIP。即FCoV阳性不一定是FIPV,只能说明感染冠状病毒;而未检测到FCoV,也不一定就没有FIPV,可能与采样部位有关。猜测对多个组织器官进行针对性的FIPV检测,则准确性会提高很多。

8)免疫复合体检测:

FIP是免疫介导性疾病,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病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人建议在血清或是积液中检测这种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检测可以使用酶联免疫检测试验(ELISA),但是这种手段同样受到限制,一篇大量FIP和对照组案例的研究报告显示阳性预测值不高,只有67%左右。

9)开腹探查及尸体剖检——最终方法

对于难诊断性的猫传染性腹膜炎案例,开腹探查是最有效的诊断途径。可以检查到腹腔内脏器的病变,如腹膜、肠系膜、肝脏、肾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表面浆膜层等部位病变。另外可以切取部分病变组织送检,做组织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

10)巨噬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包括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

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内FCoV抗体(积液内巨噬细胞),另外一个是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内FCoV抗体。免疫染色并不能区分“无害”FCoV和引起FIP的FCoV。但是只有引起FIP的FCoV大量存在于巨噬细胞时检测时才会被染上色。一份对171个案例的研究报告,其中检测组中的猫被分为两组,一组是确定为FIP(占总数的64%),对照组为确定为其他病的非FIP动物,结果显示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组的动物,100%为FIP案例。但是这个检测中阴性预测值并不高,只有57%,有人解释主要原因是渗出液中的巨噬细胞数量较少才导致的阴性结果免疫组化用来检测组织内FCoV抗体,已经被证明若是猫FIP阳性,则其准确率达到100%。然而这种方法的检测需要手术开腹探查才可取到需要的组织。对照研究显示,开腹探查切取组织样本与细针穿刺活检取得的样本在诊断敏感性方面相近。因此这里有两种检测方法,如果有积液,则做积液涂片,然后做抗体荧光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内抗体;如果没有积液则需要做组织内的免疫组化试验来确定。

 

临床小贴士:

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李凡它试验是作为区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李凡他试验阳性(+)表示积液为渗出液,阴性(-)表示积液为漏出液。也是临床上一般用于鉴别胸水及腹水是否炎症的一项常规检查:1、渗出液由炎症引起,常见于感染性、非感染性因素,有时可见于恶性肿瘤,淋巴管阻塞。2、漏出液属非炎症性,基本形成原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增高等。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量增加,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醋酸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运用这个试验我们可以判断浆膜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漏出液粘蛋白含量很少,多为阴性反应,渗出液中因含有大量粘蛋白,多呈阳性反应。在一篇关于猫积液性疾病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李凡他试验的阳性预测性为86%,阴性预测性为96%,而这些积液性案例的FIP患病率为51%。在猫患有细菌性腹膜炎、淋巴肉瘤时李凡他试验结果会呈阳性,但是这些情况很容易通过其他检查项目以及细胞学检查或是细菌培养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7.参考文献

[1]OlsenC W.A review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molecular biology,immunopathogenesis,clinical aspects,and vaccination [J].Vet Microbiol,1993,36(1/2):1-37.
[2] Evermann J F,McKeirnan A J,OttR L.Perspectives on the epizootiology of feline entericcoronaviru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J].Vet Microbiol,1991,28(3):243-255.
[3] Myrrha L W,Silva F M,PeternelliE F,et al.The paradox of felinecoronavirus pathogenesis:a review [J].Adv Virol,2011:109849.

[4]Simons F A,Vennema H,Rofina J E, et al. A mRNA PCR for the diagnosis of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J].J Virol Methods,2005,124 (1/2):111-
116.
[5] Pratelli A,Tempesta M,GrecoG,et al.Development of a nestedPCR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canine coronavirus [J].JVirol Methods,1999,80 (1):11-15.
[6] Martinez M L, Weiss R C.Detection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infection in cell cultures and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leukocytes of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cats using abiotinylated cDNA probe [J].Vet Microbiol,1993,34(3):259-271.
[7] Soma T,Ishii H.Detection offeline coronavirus antibody,feline immunodeficiencyvirus antibody,and feline leukemia virus antigen inascites from cats with effusive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J].J Vet Med Sci,2004,66(1):89-90.

[8]李健,陈沁; 猫冠状病毒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9]乔明明,董悦农;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

[10] 熊炜,林颖峥;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表达及间接 ELISA法的建立

[11] 吕艳丽, 陈小云;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 R T- P C R 检测

[12] 李凯年, 孟丹;猫冠状病毒感染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