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冠肺炎 关于传染病你还知道多少?

浏览量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经进入新阶段。但春暖花开,天气逐渐变暖,也给其他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除了新冠肺炎,很多犬猫春季高发传染病也应该为它们做好防护!那么何为传染病呢?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感染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除传染病以外,还包括非传染性感染性的疾病。当下的新冠状病毒就是传染病!

感染是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机体免疫力和所处环境,三者之间此消彼长。

                     

图1.免疫力:生物体抵御病原体和毒素,避免感染生病的能力,提供这种能力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城墙可以阻挡60%的环境病原体;致病力强的的则可以进入城墙内部,与皮肤或者黏膜下的组织中的巡逻部队白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大战,此时身体出现炎症反应;如若仍然打不过,情报员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细胞则会通知特种部队,启动特异性免疫系统,淋巴T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淋巴B细胞分泌抗体中和血液游离病毒,取得最终胜利!

 

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两个能力: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数量和变异性)和机体的免疫力。

 

侵袭力:病原体在机体内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帮助病原体进入细胞的能力。

 

数量: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等因素发生变异。变异可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

 

举个栗子看看?

 

 

 

感染的五个结局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被机体的防御能力或免疫能力清除。

 

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引起或轻微引起组织损伤,而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大多数病毒性传染,此种隐形感染最常见,其数量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数倍以上)。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在体内,成为无症状携带者。隐性感染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明显组织损伤,引起疾病的表现。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可以持续在机体内,继续生长和繁殖,而不表现任何疾病状态。

 

潜伏性感染:病原感染机体后寄生某个部位,长期潜伏,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是福是祸,抗体来定!

 

 

 

图2:实验室用改良弱毒CPV-2去攻毒两窝德牧幼崽(9周龄),每窝3只,A窝幼崽母亲免疫完全,B窝幼崽母亲没有免疫过。PCR检测两窝幼崽排毒情况,同时监测抗体水平变化。犬全部康复,在潜伏前期0-4天,未检测到肠道排毒,潜伏后期病毒量爆发性增长,待7-10天左右机体产生抗体以后病毒量渐进式下降,(例如抗体滴度大于+或者S3,则产生保护力)。母犬免疫过的,子代抗体产生速度更快。

 

傻傻分不清

 

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有啥区别呢?

 

潜伏期:病毒进入机体起至开始出现症状为止的时期。

 

潜伏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寄生在某个部位,长期或短期潜伏,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所以潜伏感染对应的结局是显性感染。如猫疱疹病毒,治愈后仍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中,呼吸道检测不到病毒,待机体免疫力下降后,可再次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检测到排毒。

 

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引起或轻微引起组织损伤,而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后期可检测到抗体,不存在潜伏期。

 

潜伏感染后期,隐性感染前期具有传染性。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以是否检测到体外排毒为标准!

 

犬猫患病后抗体滴度一定会升高么?

 

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都不会100%发生,比方说,存在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情况的动物,某些病毒的感染,体液免疫似乎不会马上发生,比如:

 

 

1型犬腺病毒(CAV-1),在抗体升高至有效水平前,急性感染的狗狗可能已经死亡,抗体水平反而相对低。猫疱疹病毒(FHV),AAFP发布的FHV感染指南中写道:“中和病毒的抗体水平上升速度慢,小部分在感染后40天都不出现。”猫杯状病毒(FCV)的抗体滴度可能比FHV稍高,但也出现过没有体液免疫的情况。但因为有细胞免疫的存在,它们似乎也能具备相应的抵抗力。不过,这些例子属少数情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普遍存在的

 

 

抗体高就万事大吉?

 

啊?!难道不是吗?

 

正常免疫的犬猫: 抗体理想可以抵御大部分病毒感染;

 

免疫史不明的犬猫:抗体很高需要排查抗原及监控临床表现,排除是否处于感染期;

 

传染病治疗过程中的犬猫:自身抗体水平越理想预后越好,说明抗病毒能力较强,这也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抗体高可以治疗其他患者的原因。但抗体高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病患可能同时炎症水平也比较高,出现炎症过度反应,也就是细胞因子风暴,预后较差。

 

细胞因子风暴:机体促炎与抑炎系统处于稳态。但某些病毒感染或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以上平衡被打破,促炎性细胞因子持续大量的产生,不断活化更多的免疫细胞聚集到炎症部位,过多的免疫细胞及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发热、损伤,还可能引起其它继发性感染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败血症),最终患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所以机体的恢复离不开抗体的产生,炎症的适可而止,营养的供给,体液的平衡等!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传染才能及时进行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包括隔离和消毒。隔离有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保护性隔离(免疫力低的易感者)。

 

保护易感群体:非特异性保护有改善营养、锻炼身体、避免与患者接触等,特异性保护是疫苗接种。